新闻详细
新闻当前位置:新闻详细

特斯拉车主投保无门,保费超2万被逼卖车,新能源车成拒保重灾区

转载:https://new.qq.com/rain/a/20240622A02JE300

2024-06-22 12:43·远光灯·发布于北京

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
暂停
下一个
打开循环播放
00:01
/
00:39
720P
1080P 高清SDR
720P 准高清
480P 标清
倍速
3.0X
2.0X
1.5X
1.25X
1.0X
0.75X
0.5X
语言
多音轨
AirPlay
0
静音播放中,点击 恢复音量
画中画
网页全屏
全屏
error-background
你可以 刷新 试试
视频信息
1.33.6
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
视频ID
VID
x3554g2ve58
播放流水
Flowid
10e02aa8a4c5e234ce01d5b993c3572a
播放内核
Kernel
m3u8/hls.js (1.33.5-p2p-1.6.1)
显示器信息
Res
-
帧数
0/30; 0.00%
缓冲健康度
10.87s
网络活动
net
4120.6 KB/s 0.00/0.00/0.00/0/1/0/0/0
视频分辨率
720*1280
编码
Codec
avc1.64001f / mp4a.40.5 (H264)
mystery
mystery
br:0.105-11.989 t:1.12 pg:1 s:lt->cy->pg
广告被拦截插件误伤啦, 1 秒后播放 关闭拦截插件恢复正常 暂不支持打开,请用微信扫码浏览 微信扫码查看更多
无法关闭广告……继续争取广告权益…… 我知道了! 意见反馈

按住画面移动小窗

X
新能源车成拒保重灾区,特斯拉Model 3保费超2万元车主被逼卖车
腾讯汽车《远光灯》 作者 林珂莹 编辑 杨颢
李登(化名)决定卖掉她才买入三年的特斯拉
这辆于2021年花费20余万元购买的特斯拉Model 3,当下在二手市场上的报价约为12万元,折旧超50%。李登为自己折进去的钱感到心疼,但也没有办法再留下它。
购入三年以来,该车保费从七千余元一路涨至一万三千元左右。而到今年,平安保险给车辆开出了高达2.28万元的保费价格,约为其目前二手市场价的20%,其他保险公司则直接拒绝为其上保。
“十一二万的车配两万多的保险,加上充电费、停车费,一年四五万就没了,费用实在是吓人,我宁可卖掉之后打车,不可能拿两万多去买个保险的。”李登说。
李登的遭遇并非个例。在社交平台上,讲述自己新能源车保费大额上涨或被拒保的帖子俯拾即是。多位新能源车主告诉腾讯汽车《远光灯》,车险价格已经涨至难以接受的程度,“感觉简直是在被割韭菜”,其中不乏购车以来从未出险的车主。
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四月上半月,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0.39%,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;五月第三周,新能源终端上险渗透率也突破50%。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为车险行业带来新的机遇:2023年,中国人保新能源车承保比例同比增长57.7%,中国太保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54.7%。
与参保车辆数量同步攀升的是其保费价格。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显示,2023年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车均保费达4003元,约为传统燃油车的1.8倍。另据东吴证券预测,2024年新能源车均保费将达5001元。关于新能源车险的高价争议愈演愈烈,此前小米汽车保费超玛莎拉蒂的话题更是一度将其推向高潮。
硬币的另一面,开出高价车险的保险公司亦非赢家。平安产险年报称,2023年,车险市场新能源汽车参保车辆与车均保费增加,但承保利润收窄,其中,新能源汽车赔付率居高不下是行业整体综合成本率走高的原因之一。
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,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透露,人保财险的新能源车商业险综合成本率比车险整体高7个百分点左右;行业层面,预计新能源车险成本率高10个点左右。而从财报数据来看,2023年,各保险公司的整体综合成本率基本维持在100%左右,例如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7.6%,平安产险为100.7%,太保产险为97.7%。这意味着新能源车险目前对于保险公司而言,仍是持续亏损的业务。
车主喊贵,险企叫亏,两头“不讨好”的新能源车险困境何解?
不出险也涨价,小鹏、特斯拉等车主成拒保重灾区
李登对涨价的原因有所理解:三年间,这辆车出险了五次,两次是她开车不熟练所致,剩余三次则是其他人开车时发生的事故。
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关规定,新能源车险价格计算公式为:纯风险保费÷(1-附加费用率)×费率调整系数,费率调整系数又由无赔款优待系数(NCD系数)、交通违法系数和自主定价系数决定。其中,NCD系数与出险次数直接挂钩,出险越多,则NCD系数越高,保费越贵。
更高的出险率是造成新能源车高额保费的原因之一。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此前在年报说明会上表示,太保产险的新能源车出险率比燃油车的出险率高出一倍。
“出险率高跟驾驶习惯有关,因为新能源车相对来说起步会更快。”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解释道。而保险业务员余达(化名)认为,新能源车科技含量高,驾驶难度较低,其车主驾驶经验常不如燃油车主,这也导致出险率进一步提高。
但李登仍觉得冤枉:“四次出险都是剐蹭,就三千元左右,只有一次蹭到柱子好像换了门,因为车门上有摄像头,价格就比较贵,花了一万多,但加起来还是比保费要低的。”
与李登遭遇形成对比的是,燃油车车主齐丘(化名)的奔驰大G三年出险两次,保险公司分别赔付28万和4万,此后保费上涨20%到达11000元左右,但并未遭到拒保。
在徐昱琛看来,出险次数比金额更加重要。“出险次数多意味着车主驾驶技术存在不稳定性,接下来的一年中很可能再次发生事故。如果是辆桑塔纳的油车还好,就算出事故,修一两万元也并不容易;但特斯拉要修个两三万是分分秒秒的事情,一不小心把电池什么的一撞,几万元就没了。”
徐昱琛举例道,同样是碰到保险杠,油车基本500元左右可以修好,最多也就一两千元;但不少新能源车的保险杠上有自动驾驶相关的电子元器件,换起来常常是几千甚至一两万元。
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撰文指出,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压铸工艺和电池安全问题增加了其维修成本。此外,车身设计仍待改善,很多新能源车把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、摄像头安装在保险杠、叶子板等容易受损的区域,即使发生轻微碰撞,雷达等也因受损需要更换,导致维修成本极高。
“所有的车险,贵就贵在车损,维修费用越高的,保费自然也越高。”余达告诉腾讯汽车《远光灯》,维修费用与汽车的工艺、材质相关,特斯拉、捷豹的维修成本都较高,因此在定价时与BBA归属于同一套规则,“比如捷豹,它的保费就不低于奔驰宝马,可能比保时捷还贵。”
哪怕是相同的出险次数,新能源车也面临着更大的拒保风险。车险从业者陈卫明表示,若一辆车出险频率达到一年三次或三年五次,则通常会保费大额上涨,甚至被保险公司拒保,这一标准同时适用于新能源车和燃油车;但在实际操作中,新能源车往往可能因为一两次出险就遭遇前述情况。其中,小鹏、特斯拉等年轻客户占比较大的品牌更是成为拒保的“重灾区”。
截止发稿,特斯拉未就其保费相关问题做出回应。
保费压力之下,不少新能源车主在出现事故时选择自行修理,以减少出险次数。
“小的剐蹭只要不超过2000块钱就自己修理,别走保险,喷一块漆600块钱,明年保费给你涨2000,你说你是自己修合适,还是明年保费涨2000合适?”比亚迪车主刘明(化名)称,自己去年出险换了块五六百元的挡风玻璃,今年保费立刻涨了一千多元。
但即便不出险,也并不意味着能够摆脱高昂的保费。李侗(化名)去年花八万元左右购买的比亚迪秦,在没有出险的情况下,今年保费由5000元涨至6000余元。业务员告诉他,新能源车出险率高,返点低,保险公司不愿意做这样的生意;秦晓(化名)于2022年购买了特斯拉Model 3P,两年内未出险,今年平安、人保均报价7000余元,较去年涨价2000多元,太平洋保险只同意给她上第三者责任险,其他保险公司则直接不提供报价。
“太莫名其妙了。”秦晓询问业务员涨价原因,得到的解释是今年新能源车保费普遍上涨,“我感觉很笼统,普涨的原因是什么也没说明。”
陈卫明表示,今年车险保费上涨以电车为主,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至0.5—1.5,导致保费上涨的空间变大。此外,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发展阶段,新能源车主售后选择范围较窄,出险时更多选择价格较高的官方售后,保险公司赔付越多,保费也就越高。
车险最怕网约车?有公司明确不承保埃安
除维修成本和出险概率外,徐昱琛表示,新能源车险的较高综合成本率还在于网约车在其中的大额占比。
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网约车新车接近85万台,其中,新能源网约车达74万台,占比87%。
长期、长途的驾驶使网约车发生事故的概率更高,而作为网约车“主力军”的新能源车,其出险率和赔付率自然也水涨船高。
一位驾驶极狐的网约车司机告诉腾讯汽车《远光灯》,电车叠加网约车,是所有保险公司拒保的重灾区。“车险不好上。承受范围内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,小剐小蹭都自己修了,不然走保险去4S店他全给你换了,出险几次都可以进黑名单了。”
为了应对此类风险,保险公司会对营运车辆和非营运车辆区别定价。据徐昱琛介绍,营运车保费的基础定价通常比家用车要贵上两到三倍。
然而,并非所有网约车的使用性质都登记为了“营运”。
据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,网约车驾驶员需取得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》、车辆需取得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》,方可合法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。但在现实中,没有“双证”并不影响在网约车平台上注册和接单。此外,“双证”的获取条件较为严格,例如北京市规定,申请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》的驾驶员需要符合本市户籍。
北京网约车司机赵鹏(化名)告诉腾讯汽车《远光灯》,近年来京开网约车的外地人越来越多,加之取得“双证”的种种限制,目前北京网约车中属于合法营运的只有两成不到,绝大部分网约车司机都按照家用车投保。
仅依靠使用性质难以全面估量风险,保险公司只能增加其他参考因素来加以识别。陈卫明表示,在网约车平台注册后,车辆将会被留存记录,并影响来年保费。即便注册后并未上路,只要保险公司判定该车为“疑似网约车”,保费就会上涨,均价在大几千元到1万元左右。
但在自主定价系数的范围限制下,上涨的保费仍无法完全覆盖风险。“这部分网约车按照家用车投保,保险公司哪怕调整系数到1.5,可能也会产生亏损,继而不愿意承保。另外,如果这部分车辆出现理赔金额较大的事故,保险公司就有可能进行调查,并产生保险理赔纠纷,最终有可能不赔。”徐昱琛说。
此外,余达透露,保险公司还会依靠车型来识别网约车。“新能源车太适合跑网约车了。本身电车的定价系数就比油车高,如果电车再出险,或者跟网约车刚好是同款,保费自然就贵了。”余达称,今年续保电车的定价系数一般为0.85,转保电车为1.0,但疑似网约车的则可能达到1.35甚至1.5。
目前,中国网约车品牌较为集中。据崔东树统计,在2023年的85万台网约车新车中,埃安品牌数量位居第一,达到21.9万台,占比26%。若以此估算,2023年埃安交付的新车中,约45.8%是网约车。一位保险从业者告诉腾讯汽车《远光灯》,其所在公司明确规定不承保部分品牌的新能源车,其中就包括埃安。
依据车型来定价保费的结果是极易造成“一刀切”。尽管余达表示,如果确为家用车,车主可以找机构协调,上传资料并得到核实之后,保险公司就会将其调整为正常系数,但据腾讯汽车《远光灯》了解,能够协调成功的车主并不多。
新能源车险问题何解
保费高、上保难已经成为新能源车的普遍遭遇,多名遭遇拒保的车主表示,如果之后换车的话,可能还是会回归油车,或购买新能源二手车以减小未来可能损失。
崔东树此前撰文指出,要建立合理的新能源车保险费用测算模型,不能让新能源车保费吃大锅饭,不能让普通新能源车主为高维修客户背锅。
这意味着保险公司既要能够识别出高风险客户,又要能够依据风险的不同为客户合理定价。
今年4月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《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称《通知》), 要求丰富新能源商业车险产品,贴合市场需求,研究推出“基础+变动”组合保险产品,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。
徐昱琛表示,其“变动”部分的衡量因素应该为驾驶时间或里程,未来可能根据这两个因素来重新衡定车辆营运性质,从而进行风险识别标记。业界也正在讨论平台之间的数据打通,但目前实施难度仍然较大。
在定价权方面,《通知》要求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由0.75—1.35扩大至0.5—1.5,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能力,实施时间原则上不晚于2024年6月1日。陈卫明告诉腾讯汽车《远光灯》,保险公司目前已经完成这一调整。
“这是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最大的突破。”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指出,当前新能源车险行业面临着供需失衡,核心是要理顺价格机制,高风险的往上走,低风险的往下走,使所交保费与风险大小成正比,促进定价公平。将来自主定价系数的浮动范围还可以继续扩大,以充分发挥价格的调节机制。
徐昱琛认为,自主定价系数的改变扩大了其浮动范围,但下浮的诉求较小,影响主要体现在上浮。“一些新能源车的维修成本或出险率偏高,如果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或出险记录不太好的话,价格就有可能会被上浮。”
陈卫明也表示,能够享受到0.5自主定价系数的车主偏少。他解释称,目前新车自主定价系数普遍是1.1,按照正常情况,车主想要享受0.5的折扣需要好几年。一旦出险,保险公司保费就会恢复标准保费1或者上涨,并且留存记录3年,而一台车在车主手里待的时间大部分在5年左右。
在针对不同风险车辆个性化定价之外,如何降低新能源车整体保费水平?朱俊生表示,要充分应用科学技术,提升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上的经营管理水平。例如推动不同的行业之间驾驶行为、行驶里程、用车时长的数据共享,开发个性化产品;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干预危险的驾驶行为,降低事故发生率和保险公司赔付率;通过行车过程数据辅助远程定损和推荐修理厂,提升服务效率等。
此外,维修成本也是降低保费的关键因素所在。朱俊生表示,相对于传统燃油车而言,新能源车目前维修定损的标准并未统一,未来需要充分发挥保险风险管理的作用,加强保险行业协会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协调,联合制定和发布新能源车维修服务标准,支持社会化维修,从而降低维修成本。
近年来,小鹏、特斯拉、蔚来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先后布局保险中介业务领域。今年5月6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,同意比亚迪财险在安徽、江西、山东(不含青岛)、河南、湖南、广东、陕西和深圳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、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。此后,比亚迪财险开出首份价格为3900元的保单,涉及车型为比亚迪旗下2024款海豚荣耀版420km自由版。
车企入局车险被公众寄予降价提质的期待,但实际效果如何仍待验证。徐昱琛认为,比亚迪财险依然需要遵循保险的逻辑,根据风险识别来定价,其带来的影响并不会太大。“除非比亚迪能够通过降低零配件价格减少维修费用,那么不但比亚迪财险喜欢,中国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喜欢。这些问题,并不是主机厂和保险公司叫同一个名字就迎刃而解了。”
而在朱俊生看来,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市场实质上涉及到新能源车商业模式的优化。“传统4S店经销商模式中,保险公司往往通过送修率来换保费,没有太多的查勘定价权,从而使得成本比较高。而新能源车中直销模式较多,综合服务的重心由过去的经销商向车企转移,车企渗透了整个价值链条。”
朱俊生认为,相对于传统的险企业,车企一方面拥有丰富的车辆驾驶数据,可以直达客户,提供更加便捷的维修理赔服务;另一方面也熟悉车辆的制造工艺和零配件价格行情,能够更加合理地估算维修成本汽车的维修成本,而这些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目前很大程度上仍是黑箱。
Copyright2023小老板科技